切换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  行业动态  >  关注

新能源大战一触即发,行业巨头将如何应对?

2018/12/26 10:22
网络
1880   0

2018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异军突起,以蔚来,理想智造为首的造车新势力相继交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,而大众,宝马领衔的老牌车企,好像并没有在新能源车型方面有太大建树,但是在2019年和2020年两个新能源产业大年,老牌车企们,可是正在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

大众集团

混动为起点,稳扎稳打,全面促进新能源车型投放

大众汽车作为进入国内时间最久的汽车厂家之一,一直很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,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,大众采用了“先造平台后造车”这种稳扎稳打的生产方式,开发出了全新的MEB纯电动平台,同时也是世界首条为大规模汽车生产,而开发的纯电动汽车模块化生产线。

该生产线采用平板式电池排列方式,使产品的续航里程最长可达550公里。车主的里程焦虑感将会大大降低。驾驶科技方面,该平台的产品,在将来甚至可以实现全面的自动驾驶功能。

目前,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,已经成功首发亮相。明年年初,朗逸纯电动车型,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产品,将相继上市。基于MEB平台的I.D.系列首款车型——Neo掀背车也将于2020年上市。奥迪公司的E-Tron,保时捷公司的Taycan车型,也都将会在明年陆续量产。

宝马集团

新能源领域先行者,诣在完善自身产品线

宝马是大家印象里,比较早开始自己新能源计划的品牌,早在几年前,i3就已经取得了喜人的销量,从而使宝马占据了全球电动车销量10%的份额,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商之一。

但实际上宝马的新能源之路,要比想象中的早的多,早在1972年,宝马就造出了一台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的新能源电动车,在此后的日子里,宝马从未间断过对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尝试,相继出过Mini E、HybirdX6等一系列车型,直到2013年的i3和i8的推出,宝马新能源车型才算是一炮而红。

而如今的宝马新能源车型,更是继往开来,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车系——BMW新能源家族,该系列有BMW i3、BMW i8、BMW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、、以及BMW 7系插电式混合动力,BMW X1插电式混合动力、BMW X5插电式混合动力,共10款新能源车型,完成了从小型轿车到大型行政轿车,从SUV甚至到超跑领域的产品覆盖工作。

而目前,宝马已经将BMW i1到i9、iX1到iX9的车型编号全部注册完毕,这也就意味着,BMW新能源家族,将至少拥有25款车型,其中至少12款是纯电动汽车,目前所知,已经被命名为 i4的,正是去年在法兰克福全球首展的,BMW i Vision 车型;2019年,宝马还将推出纯电动版MINI车型;iX3车型也将在2020年推出,届时,宝马将会拥有,真正完善的新能源车系;而2021年,备受瞩目的新世代新能源汽车——BMW iNEXT,也将推出。

日产集团

加快国内新能源布局,促进电动汽车本土化生产

面对当下中国火热的新能源市场,日产汽车在今年也带来了旗下最新的—轩逸·纯电车型,并且新车会在中国市场推出,从而正式开启了日产汽车在华的电动元年计划。

从今年8月份开始,轩逸纯电动车型,就将在国内进行生产,这也是合资厂商第一款在中国量产的纯电动车型,日产的全新聆风,也将于明年进口,作为量产最早的纯电动车型之一,全新换代车型的续航里程已经提升到了400公里,并且搭载了ProPILOT以及e-Pedal等前沿技术。将以进口的形式来到国内。

而纯电动轩逸的到来,也标志着日产正式启动了新能源计划,并且据报道称,日产已经投入巨额资金在华建厂,未来将向中国引入40个全新车型,其中20个是电动化车型。日产汽车将推出更多电气化产品,完善旗下新能源产品布局。

长城汽车

初生牛犊不怕虎,用良心,造好车。

在老牌车企正摩拳擦掌,完善自身产品线的同时,国产品牌也没有示弱,反而势头更加凶猛,在众多国产品牌之中,长城欧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在18年下半年,长城汽车业务不断调整,并且开创了欧拉品牌,而新能源领域一切都是新的,欧拉就更容易打拼出一片天地,从而横向拓宽长城汽车的产品覆盖面。

而在今年的广州国际汽车展上,长城欧拉展出了iQ和R系两大产品,并宣布iQ 401高续航版上市。欧拉全新都采用了纯电动专属的ME平台进行生产(ME平台是中国第一个电动车专属平台)。欧拉潜心打造新能源专属平台,再通过专属平台生产电动汽车的行为。带来的自然是,车型推出之后的盛赞不断。

目前,欧拉iQ普版已经上市之初,便用了20天的时间,售出并交付了近6000辆订单,并且在4S店迅速开业的同时,也售出了近1000台的终端销售订单。而第二款车型的R1,在推出后也是大受好评,两款车型的成功退出,使欧拉品牌的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高。

笔者说:在新能源汽车市场,国内造车企业已经抢占了先机,但是,国外的汽车巨头,也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了。

而且,国内造车企业还需要面临一个市场的分水岭。在2019年,如果交付的新能源车型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层面,表现的足够完美,国内车企就有机会稳住国内市场,从而抢占到足够的话语权,

老牌车企们,也势必会加快产品更新计划,从而尽可能的将失去的先机再夺回来。总之,不管是国内异军突起的新兴造车势力,还是国外的老牌汽车巨头,都会在2019年的中国市场,面临巨大的挑战,究竟是谁胜谁负,请大家拭目以待!

0 条评论
图片
图片 确定
注册
验证码
手机修改
验证码